八字算命节气划分月份(八字节气怎么看)
本文目录一览:
- 1、生辰八字算月算日算时?
- 2、闰月出生的孩子生辰八字按那月算 比如2012年的闰四月 两个四月的第二个四月出生 那么算四月还是五月生
- 3、八字月份是按节气来划分的。比如1984年农历11月27,已过小寒,应属12月,但又有甲乙之年丙做首
- 4、急,请高人指点!地支记月法,是按24节气来划分的吗?所说的寅月,应该是从立春到惊蛰,这才是真正的正...
生辰八字算月算日算时?
生辰八字百科名片
生辰八字图解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
编辑本段总说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八字之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是延续的,是实的;月与时的干支是依据年、日的干支推算的,可以说是虚的。 生辰八字,最多只能反映一个人出生的天时,用来记录时间也不为过。有些人用生辰八字来算命,这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受多种条件的影响,除了天时之外,还有生长的地域、人群的限制,再加上机遇的差别,出生的天时的影响又能占多大的比重呢?
编辑本段排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己卯。 年柱的一般算法:天干从甲至癸数字分别对应4、5、6、7、8、9、0、1、2、3,而地支子至亥则分别对应4、5、6、7、8、9、10、11、0、1、2、3。年份的干支算法以末位为天干,地支则是以该年份的数字除以12的余数。以1978年为例,1978的末位为8,天干为戊,1978除以12余数为10,对应地支为午,故1978年为戊午年。 年樱顷柱的简单算法:此法的前提知道该年是哪个生肖年,一般用于近几年的快速推算。如以2009为例,大家都知道2009年是牛年,既然是牛,地支当然为宴档丑,2009的末位9对应天干己,所以2009年为己丑年。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寅月)从立春到惊蛰,二月(卯月)从惊蛰到清明,三月(辰月)从清明到立夏,四月(巳月) 从立夏到芒种,五月(午月)从芒种到小暑,六月(未月) 从小暑到立秋,七月(申月)从立秋到白露,八月(酉月)从白露到寒露,九月(戌月)从寒露到立冬,十月(亥月)从立冬到大雪,十一月(子月)从大雪到小寒,十二月(丑月)从小寒到立春。由年天干推月干支参见第1个图年上起月表。如果年干为甲或己,当年正月的干支为丙寅;如果年干为乙或庚,当年正月的干支为戊寅;如果年干为丙或辛,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庚寅;如果年干为丁或壬,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壬寅;如果年干为戊或癸,当年正月的干支为甲寅。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一网上万年晌颂乱历网址:site.baidu.com/list/wannianli.htm)。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点 丑时: 1 点 --凌晨3点 寅时: 3 点 --凌晨5点 卯时: 5 点 --凌晨7点 辰时: 7 点 --上午9点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 由日天干推时干支用的表,点击看清晰的
午时: 11点 --下午13点 未时: 13点 --下午15点 申时: 15点 --下午17点 酉时: 17点 --下午19点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 由日天干推时干支参见第2个图日上起时表。如果日干为甲或己,当日子时的干支为甲子;如果日干为乙或庚,当日子时的干支为丙子;如果日干为丙或辛,当日子时的干支为戊子;如果日干为丁或壬,当日子时的干支为庚子;如果日干为戊或癸,当日子时的干支为壬子。
编辑本段举例
朋友生于1984年8月27日上午8点,8月27日为七月;此年为甲子年(书中查到);按照立月柱歌诀可知:他的年天干为甲,所以他的立月柱为壬申;相应的他的日柱为癸巳(书中查到);而他的时立柱根据时立柱歌诀得知:癸巳为日干时,丙配辰时,所以时柱应为丙辰。这样就排出了他的生辰八字:“甲子 壬申 癸巳 壬辰”。 自古至今甲己日起甲子时,夜子原起甲子相同,加注夜子可也。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闰月出生的孩子生辰八字按那月算 比如2012年的闰四月 两个四月的第二个四月出生 那么算四月还是五月生
算八字是靠24节气来划分月份的。八字命运团返理年是从立春节或侍气旁饥开始为一年之首。
6月5日14:50芒种节令前要算四月,节令后的几天(闰四月十六14:50后至二十九)要算五月
八字月份是按节气来划分的。比如1984年农历11月27,已过小寒,应属12月,但又有甲乙之年丙做首
八字月份是按节气来划分的。比如1984年农历11月27,已过小寒,应属12月,但又有甲乙之年丙做首
以上的问题:排生辰八字必须按节气来划分,特别是年的划分和月的划分,立春节前为上一年,立春节后为下一年;惊蛰节前知正枝为正月,惊蛰节后为二月,以此类推,清明节、立夏节、芒种节、小暑节、立秋节、白露节、寒露节、立冬节、大雪节、小寒节为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搭敏月。而甲乙之年丙做首,说的是:以甲乙开头的那一年,以丙寅为正月,以此类推,乙庚之岁戊为清首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急,请高人指点!地支记月法,是按24节气来划分的吗?所说的寅月,应该是从立春到惊蛰,这才是真正的正...
一、天干地支纪月法规定,从立春到雨水再到惊蛰为止,算作一月,也就是真正的节气正月,于此类推,巳月就是四月,午月就是五月,丑月就是十二月等。
二、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
三、地支纪月法
天干地支纪月法是如何规定的?为何从来没有哪种方法能够超越天干地支纪月法,它对气候变化竟然把握得如此精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在24节气中,每经过2个节气单位(1个是节,1个是中气),就自然替换到下一个月,天干地支也随节气的更替而变化。如此24节气就共同组成弊耐了完整的12个月,十二个月正好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这十二个干支节气纪月法,并非我们一般所说的农历纪月,也不是公元阳历纪月,而是由天干地支组成,随节气变化的纪月方式。
地支纪月表
地支月份 月头交节 月中中气 月尾交节
寅月 立春 雨水银或 惊蛰
卯月 惊蛰 春分 清明
辰月 清明 谷雨 立夏
巳月 立夏 小满 芒种
午月 芒种 夏至 小暑
未月 小暑 大暑 立秋
申月 立秋 处暑 白露
酉月 白露 秋分 寒露
戌月 寒露 霜降 立冬
亥月 立冬 小雪 大雪
子月 大雪 冬至 小寒
丑月 小寒 大寒 立春
天干地支纪月法,虽然规定了地支和月份对应固定不变,但每个地支月该配什么天干给它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了解的知识点。
古人早已编好天干地支纪月法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每逢“甲”或“己”为天干的年份,那么该年的寅月(从立春起为寅月)是丙寅月;
乙、庚年,则寅月天干为戊,也就是戊寅月;
丙、辛年,则寅月天干为庚,也就是庚寅月;
丁、壬年,则寅月天干为壬,也就是壬寅月;
戊、癸年,则寅月天干为甲,也就是甲寅月。
我们只要照此法循得寅月(一月)的天干,那么其余月份的天干只要按照天干顺序去推算即可。
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下面列出天干地支纪月法之 综合对应表:
月支 月头 中气 月尾 农历 阳历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地支纪月综合对应表
寅锋卜伍月 立春 雨水 惊蛰 正月 02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月 惊蛰 春分 清明 二月 03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月 清明 谷雨 立夏 三月 04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月 立夏 小满 芒种 四月 05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月 芒种 夏至 小暑 五月 06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月 小暑 大暑 立秋 六月 07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月 立秋 处暑 白露 七月 08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月 白露 秋分 寒露 八月 09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月 寒露 霜降 立冬 九月 10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月 立冬 小雪 大雪 十月 11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子月 大雪 冬至 小寒 冬月 12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丑月 小寒 大寒 立春 腊月 01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